磁軌枕实时监测系统(铁路检测设备)产品概述:
现在我国主要是使用车载自动控制断电方案。基于地埋磁性设备定位的自动过分相系统。地面磁性设备都是一-端装有永磁铁的混凝土轨枕一磁轨枕。在分相区都会设置4个磁轨枕,轨道两边各两个,交错安装。
磁轨枕磁通量的检测,目前依靠作业人员在铁路沿线通过目视寻找地感器。利用手持高计测量。针对现有检测方式操作复杂、效率低、准确性不高的现状,我公司开发了新- -代的安装于轨道车的磁轨枕监测装置--磁轨枕实时监测系统,实现对磁轨枕的实时在线监测,铁路磁轨枕检测的行业空白。
磁軌枕实时监测系统(铁路检测设备)工作原理:
磁轨枕实时监测系统安装于作业车,利用磁场检测传感器对磁轨枕进行监测,系统主机获得磁场数据。并将测量数据进行存储。显示和传输。实现对磁轨的全天候实时监测。如下图所示,系统由磁场监测模块。视频成像模块、定位模块,数据分析软件和大数据云服务器等五部分构成。
1磁场监测模块
模块采用高速,高精度霍尔传感器。完成对磁轨枕的磁通量的快速准确测量。设备安装于轨道车车辆两侧的底座。车辆行驶过程中。探头通过磁轨枕时。进行磁轨枕磁遇量强度的检测。
2视频成像模块
模块采用高清工业相机。由车速传感器触发,实现对磁轨枕全天候的高清成像。并同磁轨枕检测数据进行关联,进行保存。
定位模块:
定位模块由RFID,光电车速传感器和北斗GPS双模传感器。光电车速传感器安装于轨道车车轮上,对行车里程进行监测,结合线路基础数据,实现对磁轨枕监测数据的精确定位。RFID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通信技术,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井读写相关数据,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,具有安装方便,使用寿命长,数据可靠,成本低等特点。RFID内置的公里标信息,安装于站场或分相附近的支柱,用于行车里程或公里标的校验。北斗GPS双模传感器用于记录行车轨迹。
数据分析软件
数据分析软件作为系统的核心,对磁轨枕监测传感器、视频成像传感器、RFID, 光电车速传感器和北斗GPS双模双模传感器的操控,获取相关检测数据,将检测数据进行存储、显示和传输。利用定位模块提供的定位信息,结合监测的磁通量数据和视频图像信息,为各分相建立包含了测量数据和对应磁轨枕圈片信息的*-相一档"数据库。测量过程中,监测到超限数据。-方面进行超限测量数据语音操报。另-方面将将超限数据下发至所属工区,便于进行快速直接的维护检修。软件中,超限警示标准可配置。测量数据,可进行曲线绘制和数据表格两种方式进行显示。井可输出为XLS格式进行保存,
大数据云服务器
云服务器作为一种简单高效。安全可靠,处理能力可弹性伸缩的计算服务,可实现对测量数据的远程实时传输和大数据分析。系统利用数据分析软件。结合大数据云服务器。实现作业车巡视过程过程中测量数据的全天候远程传辅。使得PC机和手持移动终端等远程设备可实现对监测数据的全天侯无缝查阅。
技术参数:
基本参数 | |
测量精度 | ±1% |
分辨率 | 0.01mT |
量程 | 0~100mT |
测量频率 | 60kHz |
适用车速. | 0- 160km/h |
工作温度 | -40- 80'C |
相机参数 | |
传感器尺寸 | 2/3 "CMOS |
分辨率 | 2048*1088 |
像元尺寸 | 5.5μm *5.5 μm |
曝光时间 | 20μsec .. 1 sec |
增益 | 0..12 dB |
色彩模式 | BayerGB 8, BayerGB 10, BayerGB 12 |
接口 | Gige |
电源 | 20VDC .30 VDC |
功事 | 7.7 W |
传感探头参数 | |
精度(线精度/线性度) | <±0.2%~ 30kG |
不平衡电压(mv) | ±0.10 |
温度系数 | -0.03%/°C |
磁灵敏度 | 2.5mV/KG~ 15mV/KG |
有源区直径 | 3. 5mm |
工作温区; | -20°C-+75°C |
封装材料 | 黄铜 |
RFID有源卡的参数 | |
识别距离 | 0~ 150m 可调 |
识别速度 | 200公里每小时 |
识别能力 | 具备200张/秒的防冲突性能 |
识别方式 | 全向识别 |
固定增益 | 0~3级可按需选 |
工作频段 | 2.4GHZ ~ 2.4835GHZ |
通讯速率 | 250Kb/S 1MB/S 2MB/S |
通讯机制 | 基于HDLC时分 多址和同步通信机制 |
抗干扰性 | 频道隔离技术多个设备不互相干扰 |
安全性 | 加密计算与安全认证 |
防拆性能 | 防拆报警功能 |
测温功能 | 测温精度 土0.4 |
功耗标准 | 平均工作功率为微瓦级 |
工作温度 | -40~85°C |
可靠性 | 防水防冲击,满足工业环境需求 |